/
/
【中式穴位推拿】—— 以指代針,疏通經絡的傳統智慧

【中式穴位推拿】—— 以指代針,疏通經絡的傳統智慧

ZZ845nTwR4O9UvjmIMDD6A

引言
中式穴位推拿(又稱「經絡推拿」)是傳承千年的中醫外治療法之一,結合中醫經絡理論與手法技巧,透過刺激特定穴位調節氣血,達到舒緩痛症、改善體質的效果。在香港,這種自然療法因無需用藥、副作用少而廣受歡迎,尤其適合生活節奏快、長期受肩頸勞損困擾的都市人。


穴位推拿的歷史與原理

據《黃帝內經》記載,推拿早於先秦時期已用於治療疾病,其核心理論建基於「經絡學說」:人體有十二正經與奇經八脈,穴位則是氣血運行的關鍵節點。當經絡阻塞、氣血失調時,便會引發疼痛或臟腑功能失衡。
推拿師透過按壓、揉捏、拍打等手法刺激穴位(如「合谷穴」緩解頭痛、「足三里」調理脾胃),促進氣血流通,恢復陰陽平衡,體現中醫「治未病」的養生哲學。


常見推拿手法與功效

  1. 按法:以拇指或掌心垂直施壓穴位,適用於慢性痛症(如腰背痠痛)。
  2. 揉法:以指腹或手掌畫圓揉動,放鬆肌肉緊繃,改善局部循環。
  3. 推法:沿經絡方向直線推按,常用於舒緩頸肩僵硬。
  4. 拍打法:空心掌輕拍背部或四肢,有助驅散風寒、提振陽氣。

主要功效

  • 即時緩解肌肉疲勞、關節疼痛
  • 改善手腳冰冷、失眠、消化不良等亞健康症狀
  • 長期調理可增強免疫力,預防疾病

適合人士與注意事項

推薦對象

  • 辦公室久坐族(肩頸僵硬、腰肌勞損)
  • 運動後肌肉痠痛
  • 氣血虛弱、易感冒者

禁忌人群

  • 皮膚外傷、骨折或嚴重骨質疏鬆患者
  • 孕婦(避免刺激特定穴位如「三陰交」)
  • 患有心血管疾病或腫瘤者(需先諮詢中醫師)

⚠️ 推拿後反應
部分人可能出現輕微瘀青或短暫疲勞感,屬正常現象;若疼痛加劇或持續不適,應立即停止並求醫。


香港點揀專業推拿師?

  1. 環境衛生:留意場所是否注重消毒,避免交叉感染。
  2. 溝通清晰:推拿前應告知自身健康狀況,師傅亦需解釋手法與預期效果。

結語

穴位推拿不僅是「痛症救星」,更是融入日常的養生之道。香港人工作壓力大,不妨每週安排一次推拿,配合適量運動與飲食調理,讓身體回歸自然平衡。謹記「痛則不通,通則不痛」,善待自己的經絡,健康自然長駐!

最新文章

3emLKQsQS7uMABA2ZwqkiQ
推拿整骨:傳統手法治療的現代應用
uarLoyOqTy2A4R1zAU-4lA
中醫治療足踝關節
m6hsQyiQQ5ii8UFEMIWmrw
【針灸全解析】有效治療這些病症!安全風險、多針原理一次解答
WuUpdIqrSFCrqLqVzo5txA
筋柔骨正,氣血自通——解析中醫推拿整骨的調衡之道
Wrtb0pyWQlau5HOWhQynxw
中醫推拿治療肩周炎:療效解析、適用時機與三大禁忌須知
Fjj2nJP-S5OV0KbAxLOe7w
早午晚推拿各有時機,養身堂教你如何「按時養生」